【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实践激扬青春,科学连接未来

来源:248cc永利集团发布时间:2022-08-21浏览次数:108

    本站讯【通讯员 叶婷婷】此间年少,风华正茂,阳光正好,青春无限。为积极响应团中央、校团委有关老员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落实《老员工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248cc永利集团“赴武昌区青少年空间关爱儿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队”71名队员725-819期间,在武昌区22个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服务总时长达到了10000余小时,受益儿童达到800余人。志愿服务得到了武昌区团委、社区工作人员、员工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活动主题充分利用学校特色课程所学,助力“双减”落实落地

实践队员依托自身所学专业知识,依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员工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相关要求,化身小老师,精心设计并认真组织了课程,开展了充分体现“促进员工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主题课程教学活动

实践队员们发挥在学校“特色课程”上所学的专业特长,经过前期的精心备课与反复打磨,突破传统讲学模式,利用折纸、粘土手工等“动”起来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综合素质,多维度助力陪伴孩子们健康成长。

活动过程中开展了趣味横生的美工课,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们也积极地与实践队员们交流,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课堂。孩子们在动手动脑的同时,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让他们在实践中开阔眼界,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少年光彩。

活动主题学习传统文化 + 现代科技,培育时代新人

实践队员们跟随着社区老师的步伐,井井有条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代表中华文明的书法、将祖国大好山河描绘在图纸上的国画以及锻炼员工动手能力的天才工程师等课程员工们通过笔墨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通过色彩认识960万平方千米的神州大地别样的风采,通过动手制作感受祖国科技的稳步发展。

在教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学会了制作手工京剧提线木偶和绢扇,在制作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已有200多年历史的中国国粹—京剧的知识和蕴涵深厚文化底蕴的绢扇知识,在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审美也增强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在天才工程师和航模课程上,教师精彩的讲解让大家了解了中国航天的发展史,看到了中国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员工内心种下了航天梦的种子。航模制作让员工们尝到飞机飞上天空时的乐趣,又学到一些航空科技知识。在保护地球主题课上,员工绘画的过程中对地球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意识到保护地球的严峻和刻不容缓,许多同学表示要和家人一起节约资源

活动主题三  研学活动—倾听春秋故事 品读荆楚文化

除了在课堂实践队员们还利用周末假期组织孩子们去湖北省博物馆倾听春秋故事 品读荆楚文化。炎炎酷暑,如履火炉。但这些并不能掠去孩子们的一腔兴奋之情因为,这里给了孩子们的心灵的震撼。通过研学活动,我们了解到省博物馆内藏有陨县人头骨化石、曾侯乙编钟、元青花四爱梅瓶等举世闻名的珍宝还有孩子们情有独钟越王勾践剑。当楚王的肉身化作尘埃的时候,几千年来,越王勾践剑却承载着历史的沧桑走进了你我。

当孩子们还沉浸于古文物美的震撼时,我们又走进了另一座风格迥然不同的建筑。著名画家阿廖爷爷的个人画展,惟妙惟肖的画作上,一股异乡的风清晰地拂面吹来。奔跑的牦牛、欢喜的人群、有序的景致、老人眼角的丝丝皱纹、阳光下的缕缕阴影变化、风中的草、叶、花……甚至能清楚的感受画中人的情感和画中别样的情意。

古代的文物和现代的绘画同时冲击着孩子们,两种艺术,穿越了目光,穿越了时空.穿越了思想,搭起了美的桥梁。驻足于此,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一个酷暑的季节,一次难忘的经历,一份无闻的付出,在这骄阳烈似火的七月,唱出了心中真情豪迈的歌声,为这片灼热的土地浇灌了温情的甘霖,滋润一方。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会镌刻在初教员工的心头,伴随着他们一起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