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讯站【通讯员 杜学佼】为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传承向善精神,提升科学素养。在3月25日,我与学校几名同学一起参加了大华社区的青少年科普活动。作为志愿者,协助老师进行课堂活动,在课中进行员工辅导,在课后进行卫生打扫。
上午我们进行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宣传和了解。小同学们都对中国传统节日春节、重阳、元宵等节日习俗有所知晓,能积极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播放关于传统节日的趣味视频,增强了小同学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课堂气氛活跃。在讲解完课堂内容后,我们一起进行了元宵灯笼制作,小同学们各发其想,用相同材料做出了几种不同款式的灯笼。传统节日文化课程让小同学们从小就能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也有利于我们中华传统节日的继承和延续。
下午是由中国地质大学宝石专业的老师为小同学们科普宝石知识。为我们层层递进阐释了什么是宝石,宝石长什么样,宝石又在哪里等等一系列问题,讲解了几种常见宝石及其简单辨认方法。课堂上对于老师提出关于宝石的问题,同学各抒己见,积极活跃,得到老师的小宝石奖励。在完成课堂知识讲解后,我们将莹石等材料分发给每位小同学进行磨制。让大家在磨制萤石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宝石磨制的快乐和不容易。
此次的活动将科普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丰富了社区青少年的科普知识,还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得到了孩子及家长们的普遍欢迎,也促进了社区科普活动的深入开展,寓教于乐,为家长和孩子们带来一场别具一格的科普知识盛宴。
在这次活动中,不仅锻炼了我们与小员工的沟通能力,也让我们自身在亲身参与的科普活动中领略到科学魅力。作为小学科学教育的我,也在上课的同时汲取到在小员工课堂上关于上课PPT内容处理、上课方式等一些经验和方法。从我们自己的大学课堂到社区的小课堂,从老师为我们讲到我们为小同学讲,一次角色的转换也让我体验到当老师的快乐。当一群小同学围着你叫老师,期待你为他们解决难题,会有一种老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这促使着我要更加认真的学好专业课程,增强专业能力,提升科学专业素养。在以后我也会多多积极参与相关活动,积极为社会文化建设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