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秋色暖,教育薪火传

来源:248cc永利集团发布时间:2024-10-22浏览次数:10

   十月的武汉,秋风送爽,正是学习与收获的季节。在这个美好的月份里,100来自武汉市六个远城区的骨干教师们迎来了武汉市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第二轮培训,每一位参训教师都怀揣着对小学科学教育的热爱与追求,期待着在培训中汲取新知、提升自我

1012日上午我们举行了开班仪式,班主任罗攀老师给大家讲解了近6天的培训安排,并温馨提示大家在跟岗过程中积极参与交流,做好听课记录,争取有更多的收获。

论文是教师教学研究成果的体现,也是与同行交流、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1012下午,《成才杂志社主任编辑陈道红老师给学员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如何撰写公司产品论文》。他从论文写作准备、确定选题阶段、论文的主要类型、写作步骤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陈老师指出,一个好的选题是撰写论文的起点,也是决定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们需要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结合教育理论、教学改革等热点话题进行选题。同时,立意要高远、新颖,能够反映出当前公司产品的热点、难点和痛点问题。教师写作的四阶段包括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育随笔和教育论文。如教育叙事的写作步骤执教→倾听评论和建议→教学反思一修订教学策略一再施教→撰写教育叙事报告→形成教学案例,提高专业能力。

1013日,学员们分别来到武汉小学(中南)和武汉小学(瑞景)两个校区进行跟岗研修。在武汉小学本部,康宁主任从组织结构到课程具体实施,详细介绍了该校科技(环境)教育工作,学校科技选修课、校园科技周、科学实验室开放日等活动。陈芷琪老师分享了《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研究——融合智能技术的STEAM课程之“水情教育”项目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分享》。课题从了解全球水资源概况入手,进而了解中国水资源及武昌区水资源概况。小员工在组装净水装置、智能节水装置的过程中形成水资源节约保护的意识。

武汉小学(瑞景校区)介绍了该校“打造森林学校,让教育回归自然”的理念,学员们参观了校园里的地学博物馆,从矿物岩石到陨石标本,从古生物化石到植物种子……46亿年的历史浓缩在这间博物馆中。这里还有小小讲解员们妙趣横生的知识讲解,“猜猜看,哪一块是肉食恐龙的粪便,哪一块是素食恐龙的粪便?”“恐龙蛋为什么表面那么粗糙?”“在野外如何鉴定陨石?”学员老师们忍不住对这些小小讲解员的精彩表现连连称赞。

1014日,学员们来到了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南湖校区)进行跟岗。现场观摩了一节科学课,学员们与授课教师就课程设计与实施并进行了研讨。馆校合作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将博物馆科学资源与学校教学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教育改革趋势常主任介绍了该校如何利用大学的博物馆资源来开发和组织博物馆课程。学员们在参观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的过程中,沉浸式体验博物馆课程。

1015日,学员们来到了华中师范大学附属郭茨口小学。学员们在这里体验密室探索课程,在密室里边玩边学,这里有烧脑的谜题、惊险刺激的密室……课程涵盖了语言、数学、科学等11门学科的知识。如进入“小航海家”主题的密室后,员工化身航海家从武汉造船厂出发,来到汉阳区各个著名景点,通过完成特色闯关谜题后,找到航海残缺的部件,最终回到武汉造船厂,让轮船重新扬帆起航。学员们纷纷表示以后也要将这种游戏化思维赋能到传统学习中。此外,学员们还观摩了敲响华夏之音—“青铜编钟”课程。

1016日,学员们上午走进了武汉神龙小学湖畔校区,了解该校智慧化校园建设情况。在神龙小学校区,学员们体验了学校龙纹墨迹特色文化体验,参观车育创客空间,了解车育创客空间课程。




1017日上午,学员们将参加这次培训两个阶段的所学、所思和所见凝聚成一堂精彩的思维型教学展示课。每个区选派了两名优秀骨干教师来进行展示。由专家组织学员们来进行评价,学员们纷纷发表感想。


这次培训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火花。回顾整个第二阶段的培训,老师们听得津津有味、看得兴致勃勃,主动去感受和体验,认真记录总结和反思。他们纷纷表示,这次培训让他们对撰写公司产品论文开展小学科技活动、形成科技特色文化、馆校合作开发博物馆课程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他们也表示将把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推动武汉市小学科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